您当前的位置:励志大学  河湟草文学社  书苑情思

《巨流河》:一代人的灵魂皈依

时间:2014-12-04  来源:  作者:王宏宇  点击:

  《巨流河》是台湾著名的文学教育家和文学翻译家齐邦媛教授,在八十六岁高龄时创作的一部文学自传,堪称呕心沥血之作。作品讲述的是一个并未远去的时代,关于父女两代人从东北巨流河到台湾哑口海的故事,这其中有着说不尽的家国之痛,它恰似一部波澜不惊的心灵史诗,承载着一代人的灵魂皈依。

  这是一本拿起来就放不下的书,是一本用心的人写给有心人看的书,而绝不是茶余饭后当做消遣的小说,从东北流亡到关内、西南,从内地漂流到台湾,个人的家国之忆、爱国之泪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齐邦媛说,回应时代暴虐和历史无常的最好方法,就是以文学记述超越政治成败的人与事。在序言中也提到“即使身体的疲劳如霜雪重压下的枯枝,即使已近油尽灯枯,我由故乡的追忆迤逦而下,一笔一画写到最后一章,印证今生,将自己的一生画成一个完整的圆环。天地悠悠,不久我也将化成灰烬,留下这本书,为两代人做个见证。”这让我想到了冯小刚导演的电影《集结号》,谷子地历经千辛万苦就想为死去的弟兄证明,英雄不该被历史遗忘,曾经浴血奋战、为国捐躯的人们不应该被遗忘,齐邦媛也是如此,不仅要为特定时代为国英勇献身的人们明正,还要为那些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明正,以及那些远离故土艰难活下来的人们明正。当我们在读这本书的时候,能读出很多的“假如”,假如东北无恙;假如郭松龄将军当年能打过巨流河;假如那个叫张大飞的飞虎队飞行员没有为国捐躯;假如齐邦媛没有因为特殊的机缘来到台湾,而是留在了大陆……我想正是有了这些“假如”才成就了这本“惆怅之书”,也正因为如此,才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时时有所触动。即便如《巨流河》中的飞虎队英雄张大飞,也只有公墓里“张大飞上尉辽宁营口人一九一八年生一九四五年殉职”寥寥几个字,一个立志“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血性男子,以血肉之躯殉国,二十六岁的生命就浓缩到碑上这一行字里了。是不是这一块碑、这一行字,就能成为一种灵魂的皈依?若是没有齐邦媛,谁又能告诉如今的国人,这个从东北逃难出来的孩子,如何地孤苦无依,差一点倒毙街头,又如何悲痛地讲述自己的父亲被日本人浇油漆烧死,也是这样一个青年,竟然在枪林弹雨中还抱着要做从军牧师的理想,以及克制着自己对一个少女的纯洁的爱情。张大飞是幸运的,因为他有齐邦媛的温情和妙笔,同样刻在M号墓碑的其余十九人呢?M号墓碑之外的那些人呢?整个墓碑之外连名字也没有的人们呢?作为后人,谁“何曾为自己生身的故乡和为她而战的人写过一篇血泪记录”?所以,作为那段历史的亲历者,她的故事同时也代表了很多人,八十多岁后再回首往事,真正达到了对生死的超然态度,为所有为国献身的人正明,说一些别人不知道和别人不能说的话。

  多年后齐邦媛曾回过大陆,有过一次返乡之旅,可是故乡早已物是人非,找不到记忆中的影子,当她独坐在大连海岸,望向扎根的岛屿,深感六十年在台湾,自己仍是个“外省人”,大陆是她的根,虽然回家的路还在,但是她却像永远也回不了家的船。

  巨流河,不仅是东北人们的母亲河,也是齐邦媛传奇一生的写照,更是一代人灵魂的皈依。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本文标题: 《巨流河》:一代人的灵魂皈依
本文地址: /shuyuanqingsi/40029.html

更多>>社团动态

一梦文学社联系方式_

一梦文学社联系方式_

最新上传

社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