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大学诚邀您的加盟
点击关闭
励志大学官方微信
点击关闭
最新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励志大学  励志文章  励志文章 > 朱军:在艺术之中感悟人生
01
16

朱军:在艺术之中感悟人生

  朱军:在艺术之中感悟人生

  “只有当你的情感真正投入的时候,你所谓的智慧、所谓的技巧都会融入到你的情感之中,(朱军经典语录)如果你没有情感,光有所谓的智慧,光有所谓的技巧,那你不是主持人,是匠人。”

  有评论说,“艺术人生”给人的总体感受,是一种中庸、和谐,礼乐相济、人情融融的温情的美,(励志人物)它满溢着怀旧的情绪和寻梦的氛围。从普通观众的角度来讲,在现代这样一个情感普遍匮乏的年代,“艺术人生”带给人们的正是这种具有人情味的、对生活充满敬畏的情感宣泄空间,在这样一个空间里,荧屏内外产生了情感的共鸣。

  2000年“艺术人生”开播,节目开播之初就以其独具韵律的主持风格和自然真实的情感流露打动了全国亿万观众。五年来,“艺术人生”像一条小河缓缓向前流淌,虽然时有风浪和急弯浅滩,但大多数时间仍然保持着其惯有的平静,像是诉说着许多动听的故事。

  与其他访谈节目不同的是,“艺术人生”节目本身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内涵,这是“艺术人生”之所以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节目有一句口号叫作“用艺术点亮生命,用情感温暖人心”就是一句形象的概括。其中凝聚着主持人朱军和整个节目组的情感投入。(www.lzdaxue.com)

  朱军主持节目不是站在主持的外面,而是与被采访者的感情相交融。当他把自己的情感投入进去之后,才可能在这个过程中体味到嘉宾所经历的艰辛、坎坷和快乐,他的情感会跟嘉宾一起波动,跟着他们一起走,他们在悲伤的时候他会觉得自己心里难受,他们在开心的时候,会觉得自己比他们更开心,那相互之间的这种感染,相互之间情感上的这种碰撞就产生了。

  当初,在“中国十大名牌栏目主持人讲坛上”,朱军把主持人分为三个层次:技巧层面介入、智慧层面介入、情感层面介入。在朱军心里,情感境界是最高层次。“只有当你的情感真正投入的时候,你所谓的智慧、所谓的技巧都会融入到你的情感之中,如果你没有情感,光有所谓的智慧,光有所谓的技巧,那你不是主持人,是匠人”,这是一个匠人和艺术家的区别,比如,同样是雕塑,艺术家雕出来的东西就具有价值,耐人寻味,而木工做出来的就是一般的装饰品,这其中是有差别的,因为他们一个是有创造、有感情投入的,而一个则是单纯地利用技巧,钉是钉卯是卯地机械劳动。

  朱军的主持同时具有很强的音乐节奏感。当他在触及某个话题之前,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铺垫,他会告诉嘉宾,接下来有一些什么话题会使其感到不舒服,也许会很烦人,但还是希望他们能够说出来,因为某某原因等等。也就是说,朱军先在前边把这个铺垫做好,告诉嘉宾要问他这个话题的目的,让他打消自己心里的疑虑,然后再说这个话题,那么话题说完之后,当现场确实已经达到了节目需要的那种效果的时候,朱军会非常迅速地把这个话题岔开,去找一个让嘉宾觉得很开心的,很自豪的,很骄傲的事情接着跟他聊,从而把他们的思绪从前一个话题里面引出来。如果从这个状态来讲,要跟音乐联系的话,它是从序曲进入第一乐章,即所谓叙事乐章,然后到抒情段落,然后到高潮段落,最后到尾声这样一个过程和节奏。

  在朱军的主持中,我们常常能够感受到一种正直之气和生命的尊严,这主要来源于朱军的生活经历,是他长期生活经验的自然养成,这跟他的部队生活有关。朱军成长在一个军人家庭,父亲是一个部队艺术家,所以他从小是在部队大院长大的,早晨起来听着起床号起床上学,之后听着开饭号去打饭,身边都是穿着绿军装的人,走起路来全是那种激昂的状态。尤其是朱军的父亲,当别人问朱军,觉得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时候,他一定会回答说,父亲是一个活得极其尊严的人,在朱军的印象当中,无论任何时候,即便在文革那样的磨难时期,父亲都穿得朴素整洁,只要他戴着帽子,就绝对见不到他的风纪扣是不系的,任何时候都系得整整齐齐,回到家第一个动作,就是把帽子摘下来,挂在衣帽钩上,然后把外衣脱掉,但是一出门,他一定是认认真真、整整齐齐的,就是这种小处的东西带给朱军特别大的影响,使他在日后的主持中能够从容自如,温文尔雅。这些都是“艺术人生”的成功所不可缺少的因素。

  此外,“艺术人生”所要表达的并不是那些名人的辉煌经历,它更多地展示了那些名人在艺术上走向成功的艰辛、痛苦甚至是失败的教训,也就是说节目定位在人生上,展现嘉宾的人生百态,所以它不是挖隐私,不是窥探,而是讨教,是倾听。这其中的本质区别在于,同一个话题站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去看它、去听它的时候,会得到截然不同的结论。比如,面前有一间茶馆,你大大方方从门口走进去,那你是客人,你从窗户里进去那就是小偷,你趴在门缝往里看那就是贼,这是完全不同的。所以说主持人的尊严和情感决定了这个节目的品质,如果说老是用一种窥探的心理,用挖掘人家隐私的心理去掏什么东西,即使掏到了也是脏的。如果跟嘉宾完全是一种生命意义上的、生活经验上的探讨,那什么东西都会显得很干净。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艺术人生”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艺术人生”的节目形态在开播的第四个年头出现了一些变化。初期的“艺术人生”就像一曲深情的小调,总是在缓缓的诉说中流淌出动人的音符,让人感动,让人流泪,这也是始终停留在观众心里的“艺术人生”。比如,2003年录制的刘欢访谈,一开始,随着灯光亮起来,主持人和刘欢走上台。台上的布置是一张旧的桌子,两张有靠背的木制凳子,两只带把的白瓷缸,一只竹编暖水瓶和那只写着建厂三十周年的杯子。随后,刘欢新专辑中演唱的歌声渐渐响起,朱军在访谈中融入其中,一起弹玻璃珠,滚铁环,一幅其乐融融的画面。随着刘欢少年时代的老师、朋友还有妻子的陆续上台和讲述,流淌的时间卷轴徐徐展开,熟悉的音乐伴随着大屏幕的画面出现刘欢年少时曾经欢笑玩耍的胡同;今天已经白发苍苍的恩师的亲切话语;水均益、崔永元、那英等同龄人在唱片首发式上寄语的闪回出现在大屏幕上等等。所有的这些都是通过一种音乐的手法表达怀旧的主题,以引起人们心里的情感共鸣。

  后来,“艺术人生”突破瓶颈,上演了一首首和谐而美妙的合唱,在多声部的演奏中展示了人世的沧桑,于是我们看到了不同以往的“红楼梦20年再聚首”、“冰山下的花环”等节目。在“红楼梦20年再聚首”这一期节目中,“艺术人生”通过人物展览式的方式,从导演到演员,几十个人一一登台,分别讲述电视剧拍摄的故事以及20年的人生经历。和以往的形式有所不同,它是通过前后的对比,展示人世的这种沧桑变迁,二十年前的小姑娘,如花似玉,今天把两张照片往一块儿一贴,不用说话,就会让你产生极强烈的震撼:这林黛玉怎么都成这样了!你就不由地会想她这二十年干了什么,她在做什么。一个剧组二十年以后再次会聚到一起的时候,相拥而泣,这个时候的那种感觉会给人一个特别强烈的冲击,就像朱军说的:“实际上,我们把这些人找全了,往演播室一坐,这事儿就完成了。”

  如今,“艺术人生”又迈开步伐向着气势宏伟的交响乐探索,试图在多种乐器的协奏中演绎风采独具的人生经历,因而产生了像“巴金纪念专题”那样初具交响乐特色的,和前两者都有所不同的节目形态。节目通过巴老的亲人、研究巴金的学者和朗诵艺术家的讲述和演绎,气势宏伟的展现了巴老坎坷辉煌的一生,从而展示了整个时代的风貌。虽然现在“艺术人生”尚未达到交响乐的这样一种节目形态,但是其探索的方向大致是如此的。

  至于节目形态的变化,会不会使“艺术人生”更加具有深度和力度,会不会征服挑剔的观众,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但作为一个已经在观众心中留下固定模式的名栏目,作为一个已经家喻户晓的成名主持人,其做法的本身是值得肯定的,因为他在以变求新,以变来引导观众的审美趣味。但是,只要是创新就存在风险,对于电视这一行来说,尤其如此。当观众已经适应了一种审美习惯之后,再换一种方式,就必然会使观众产生某种心理上的不适应,从而对收视率造成一定的影响。不过,“艺术人生”的自我更新还是比较成功的。

  单纯从技术上来讲的话,节目形态的变化会让观众减弱所谓的收视疲劳,好像是一个人在看某一件物品,看得时间长了都会有一种疲劳,节目也是这样的,时间长了,一种节目形态会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从技术上来讲,当节目换一种方式,换一种状态去呈现给观众的时候,大家会有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是从情感上来讲,从内容实质来讲,节目的立足点没有变,节目所坚持的原则没有变,所要表达的态度没有变。在形式上,从独唱到合唱,从合唱到交响乐,它是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个经验的积累,需要本身节目组内部的磨合、思想的统一、方方面面各工种的协调,这样才会走到交响乐这一形式,因为毕竟是一种多声部的协作形式,它要分乐章、分主题表达情感,它可能出来之后带给人的张力、带给人的思考不一样。

  如果还是用音乐这种比喻的话,独唱固然优美,但是声音有限,合唱会更加厚重,而且张力也会更大,声音也会更大。“实际上,当节目做到一定的时候需要更大的生命力,去感染更多的人,这个时候,你节目自然而然地会在常态节目之外开辟一个能够号召或者感染更多人的这样一个途径。”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后来不断创新的“艺术人生”。

u=3104033340,703782124&fm=23&gp=0.jpg

更多人物信息请关注:朱军专题

  • 推荐:刘翔:我的第一个冠军献给奶奶
  • 推荐:清明时节里的斗鸡斗鸟会
  • 推荐:生命的喂养
  • 主题推荐:
    励志文章朱军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本文标题: 朱军:在艺术之中感悟人生
    本文地址: http://www.lzdaxue.com/lizhiwenzhang/42193.html

    励志文章

    倾一生之力,注一世之情。
    听一席之音,赏一瞬之魂。
    读经典之篇章,励高远之宏志。
    撰经世之子集,留百芳于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