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励志大学 > 励志文章 > 励志文章 > 名人励志文章整理_亚瑟·叔本华个人著作
11
04

名人励志文章整理_亚瑟·叔本华个人著作


分以伦理学和禁欲主义的形式提供一种可能获得拯救的方式。
对于叔本华而言,世界分为两部分:一方面是表象,一方面是意志。[13] 而客体则是通过先验的时空范畴去认识的事物。主体和客体共同构成作为表象的世界,故而是不可分的。叔本华认为人们的先天认识只有时间、空间和因果律,而这些东西都只在表象间发挥作用、形成联系,和意志本身无关。感性、知性和意志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所以一切表象的存在都是意志的客体化。他认为一切表象的存在源于两种完全不同的形式,其一是感性和知性,其二是意志。

出版情况
叔本华身前出版的著作包括1813年的博士论文《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Über die vierfache Wurzel des Satzes vom zureichenden Grunde),第二版1847年出版。1816年以拉丁文出版后来叔本华自己翻译成德语的《论颜色与视觉》(Über das Sehen und die Farben)。1818/1819年出版的《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Die Welt als Wille und Vorstellung,以下简称WWR)第一版,作为叔本华最重要的著作WWR的第二版在1844年出版,第二版在第一版一卷的基础上扩充为两卷,第一卷基本保持第一版不变,第二卷增加了对第一卷的大量补充,第三版经过补充之后在1859年出版。1836年出版的《论自然中的意志》(Über den Willen in der Natur),第二版1854年出版。1841年出版的《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Die beiden Grundprobleme der Ethik),其中包括1839年的获奖论文“论意志的自由”Über die Freiheit des menschlichen Willens 和1840年的论文“论道德的基础”Über die Grundlage der Moral,第二版1860年出版。1851年出版了两卷本《附录和补遗》(Parerga und Paralipomena),这套书使得叔本华声名得到远扬,MacIntyre在《伦理学简史》中对叔本华的描述“对人性的观察是那么出色”可以在这套书中得到印证。其中的“人生的智慧”和“ 劝戒与格言”两部分,更是得到了诸如托马斯曼、托尔斯泰等人备至推崇。
叔本华死后,他的朋友Julius Frauenstädt(1813-1879)在1873年编辑出版了六卷本的叔本华全集,Sämtliche Werke,1873-74(6 vols.ed.Julius Frauenstädt),并在1877年出了第二版,这是叔本华的著作第一次以全集形式出现。
继Paul Deussen编辑出版的六卷本叔本华全集,Schopenhauer’s Sämtliche Werke(Munich:Piper Verlag,1911–26)之后,Arthur Hübscher在1988编辑出版了七卷本叔本华全集,Sämtliche Werke(Mannheim: F. A. Brockhaus,1988),这个版本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一个版本,作为叔本华全集的标准版本被广泛引用。Hübscher(1897-1985)是一名叔本华专家,也是叔本华的狂热粉丝,死后他的墓就在叔本华旁边。Hübscher还编辑了叔本华五卷本遗稿集Der handschriftlicher Nachlaß,ed.Arthur Hübscher,5 vols.(Frankfurt am Main:Kramer,1970)以及书信集Gesammelte Briefe,ed.Arthur Hübscher (Bonn: Bouvier,1978)。

翻译情况
叔本华著作最早被翻译成英文的是1877年在纽约出版的《论自然中的意志》,叔本华著作的第二个英译本来自R. B. Haldane和J. Kemp共同翻译的三卷本《作为意志和观念的世界》(London: Trübner, 1883-86),这是叔本华最重要著作WWR的首个英译本。由Mme Karl Hillebrand翻译的《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与论自然中的意志》(London: George Bell and Sons, 1889)继WWR之后在伦敦出版,这是叔本华博士论文的第一个英译本。1890年T. Bailey Saunders翻译了节选自《附录与补遗》的“The Wisdom of Life”和“Counsels and Maxims”,Arthur Brodrick Bullock翻译的《论道德的基础》(London: Swan Sonnenschein; New York: Macmillan,1903)则是叔本华1840年哥本哈根皇家科学院获奖应征论文的首个英译本。 [14]  E.F.J.Payne(1895-1983)翻译的《论视觉和颜色》(Karachi: The Federation Book-Stall,1942)出版。继Payne之后出版的是Konstantin Kolenda翻译的《论意志的自由》(Indianapolis: Bobbs-Merrill, 1960)。
Payne的翻译还包括两卷本《作为意志和表征的世界》(New York:Dover, 1958-66) ,在这个译本中Vorstellung被译为representation;《论道德的基础》(Indianapolis: Bobbs-Merrill, 1965);两卷本《附录和补遗》(Oxford: Clarendon Press,1974);《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La Salle, IL: Open Court, 1974);四卷本《遗稿》(Oxford: Berg, 1988),这四卷遗稿中包括了叔本华从大学时代到去世的所有哲学笔记;《论自然中的意志》(New York:Berg, 1992);《论意志的自由》(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另外值得一提的是Jill Berman翻译的缩短到一卷的《作为意志和观念的世界》(London: Everyman, 1995) 在1995年出版,如同Haldane和Kemp的译本,Vorstellung被译为idea,这是WWR的第三个英译本。 [14]  叔本华翻译的第三波浪潮则开始于2007年,以Richard E. Aquila与David Carus合作翻译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New York: Pearson/Longman, 2007)第一卷为代表,作为WWR第四个英译本,第二卷在2010年出版,在这个译本中Vorstellung被译为presentation。另外在2009年,做为六卷本剑桥叔本华著作一种的Christopher Janaway翻译的《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出版了,Janaway的译本是这两篇论文首次以联合的形式出现在一卷中。而差不多同一时候,David Cartwright和Edward Erdmann的《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也由牛津出版。
2009年最先出的一种是《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这个系列中的第二种,由Judith Norman和Alistair Welchman及Christopher Janaway编辑翻译的《作为意志和表征的世界》(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在2010年出版,这是继Aquila之后WWR的第五个英译本,在这个译本中Vorstellung被译为representatio。剑桥系列最新的一种是2012年出版由David E. Cartwright和Edward E. Erdmann及Christopher Janaway翻译的《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及其它》,这卷中不仅包括叔本华博士论文的最新译本,还有《论视觉和颜色》和《论自然中的意志》两书的最新译本。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中译
叔本华WWR最早的中译是由台湾刘大悲翻译1976年由台北志文出版的《意志与表象的世界》,刘译文只是译出了WWR的一部分。WWR的第一个全译本,也是至今唯一的中文全译本由林建国译出,林译本最早由译者自费印行,并于1974-89在台湾远流公司出版,可惜林译是由Payne英译转译过来,并不是由德语翻译。
叔本华WWR流传最广的中译本则是198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石冲白译,杨一之校《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译根据的是E.Griebach编莱比锡1859年版Arthur Schopenhauer Sämtliche Werke第一卷译出。但是据了解,叔本华第一个全集是1873年由Frauenstädt编辑后来在莱比锡出版。

      本文由励志大学www.lzdaxue.com整理发布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未经允许谢绝转载,励志大学将对私自转载者追究法律责任www.lzdaxue.com
  • 推荐:能够真正伤害你的是你自己!
  • 推荐:你和谁在一起很重要!!!
  • 推荐:没规划的人生叫拼图,没目标的人生叫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本文标题: 名人励志文章整理_亚瑟·叔本华个人著作
    本文地址: http://www.lzdaxue.com/lizhiwenzhang/38510.html

    励志文章

    倾一生之力,注一世之情。
    听一席之音,赏一瞬之魂。
    读经典之篇章,励高远之宏志。
    撰经世之子集,留百芳于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