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励志大学 > 励志文章 > 励志人物 > 软银孙正义:医生曾诊断我只能活5年(一)
11
12

软银孙正义:医生曾诊断我只能活5年(一)

  软银孙正义:医生曾诊断我只能活5年(一)
  
  10月1日消息,最近,软银CEO孙正义回顾了自己创业历程,并透露了自己当的如何战胜病魔的事:
  
  初期软银的成长是令人瞩目的。在创业8个月后的1982年5月,还开始了出版业务。相当于在原有的软件(SW)流通业之后又涉足了另一个基础商业领域。开始做这项事业是有原因的。当时我们想在一个著名的PC杂志上做广告,但是遭到了拒绝。那个杂志是一个也搞软件流通事业、名叫“ASCII”旗下的,简单地说,就是“不能给竞争公司做广告”。
  
  我决定亲自制作杂志,创刊了名为《Oh!PC》和《Oh!MZ》的信息技术(IT)专门杂志。结果却很失败。创刊号的80%左右被退货了。每本杂志每月会出现1000万日元的赤字。在主营业务中竟然出现了这么大规模的赤字,必须要当机决断。于是我对职员们这样说。
  
  “从现在开始,我将担任出版部部长。我要大胆投资1亿日元,让杂志焕然一新。如果3个月后还不赢利,我就放手。无论是一次性投资1亿日元赔光,或是每月都出现2000万日元的赤字,然后慢慢拖到半年后放弃,所受到的损失不都是一样的么?”
  
  首先要准确地了解读者的要求。将数万张读者卡一一分析后反映在版面上。每周我都亲自主持编辑会议。定价从680日元降到了580日元。我们甚至做了TV广告。其效果不久就显现出来了。杂志从5万份增印到了10万份,只用了3天就卖光了。之后出版事业持续成长,3年后9种杂志每月都能发行60万份。
  
  1、“龙马和我都是剩五年”
  
  就在我可以松一口气的时候,我又遇到了意外的灾殃。1983年春天,在公司健康检查中,我被诊断为慢性肝炎,情况很严重。医疗人员说:“最多也只能活五年了。之后很难保证能否生存下去。”我感觉天一下子就塌下来了。
  
  过去我疯狂地学习。那时距离我用满腔热情创建公司已经一年半了。我女儿还是个婴儿。需要我做的事情堆积如山。债务也有一堆。最重要的是,一直信任我的客户、同事、职员该怎么办呢?
  
  在被确诊的第二天我就住院了。我在病床上哭了。我真的很想活下去。只要能和家人一起……只要能稍微多点时间看着我的女儿……我担心事实被知道后,银行会当场撤回贷款,所以从医院偷偷跑出去参加了会议。在那种情况下我还担心公司,真是让人寒心。
  
  那时我再一次见到了龙马。我仔细阅读了司马辽太郎的小说《龙马奔走[竜馬がゆく]》。在我十六岁的时候让我立下大志向的便是这本书。当时感觉好惭愧。龙马在33岁的时候死去了。在他人生的最后5年里,他做了相当多的事情。这让我重新提起了精神。
  
  “好,我也剩5年时间可活了。在这段时间,我一定可以做出一些事情,那就献出我的生命好好干吧!”
  
  多活多长时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有多少激情。我回顾了自己开创事业的初衷,以及自己想做的是什么。结果是“因为想看到大家的笑脸”。女儿的笑脸、家人的笑脸、职工们的笑脸,最想看到的是顾客们的笑脸。在我所不了解的某个偏僻地方,脸上沾满灰尘的小孩正笑着仰望天空,自言自语地说着“谢谢!”,虽然不知道是对谁说。如果我能做成这样的事情,那该有多好啊。结论还是“自我满足”。(创业 www.lzdaxue.com)华丽的语言,难懂的口号都不需要。可以让我变得幸福的路就一条,那就是掀起数字信息革命,让更多的人分享智慧和知识。就像今天的推特(Twitter)一样。
  
  2、资金紧张和职员背叛,这些困难我都靠读书战胜了强烈的生存意志让我重获新生。
  
  第一,战胜病魔。第二,守住我的事业。
  
  这并不像说的那么容易。在之后的3年半左右的时间里,我反复地住院和出院。因为我不能尽到最高经营者(CEO)的日常职责,所以就从别处请来了新的社长。他就是曾任日本警备保障[现在的西科姆(secom)]副社长的大森康彦。我就以会长身份退居二线了。即使这样,我也从没有想过从公司事情上罢手不管。我在病房内设置了PC和传真机及电话。在被医生骂的状况下,我开始了远程管理。还积极构思了新事业。
  
  危机接着来了。1984年我们通过子公司开始的商品价格数据库化业务失败了。这对我们的打击很大。那段日子靠通过银行贷款解救燃眉之急。1986年所谓的“软银事件”爆发了。我一直很信赖的20名能力出色的高管和员工一起提交了辞职信。他们说是要独立出去,自己开办公司。这是背叛。但是我压制住自己的屈辱感,一直挽留他们。但最终还是没能留住。他们开的公司最后还是没坚持多久就失败了。就如经常在电视剧中看到的一样,背叛别人的人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除了他们之外,还有几名员工跳到了竞争公司。客户们对此也很不满。大家纷纷反映称:“最近怎么看不到那个人了呢,真是个不讲义气的人啊!”。
  
  3、用休克疗法战胜疾病,回归一线。软银创业初期发刊的杂志。
  
  每当感觉自己深陷泥潭的时候,我都会打开书。这样下来,我读的书共有4000多本。这样获得了足够我受益一生的知识。软银特有的经营战略“二次方兵法”也是在这个时候形成的。这是我深度阅读孙子兵法,并将其消化成自己的想法之后带来的。核心很简单。“不打败仗”。在肯定会取胜的战争中赢取胜利。战争不是赌博,而是科学和理论。还有一点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收购合并(M&A)便是这样的。大部分的日本管理者或者媒体人士们好像都不能理解我的那种战略,因为他们大都用“冒险”或者“差额利润”的来形容我。未来我将慢慢提到,每个交易(Deal)是根据多大的规划、在什么样的科学分析之下,通过前瞻多远的未来之后做出的。
  
  那时,我的病情时好时坏。1984年,我得知了一种新的疗法。这就是Toranom虎的门医院的熊田博光博士创造的“类固醇脱离疗法”。简而言之,就是一种通过把慢性肝炎转换为急性肝炎来提高人体内部的抵抗力来达到治疗效果的休克疗法。虽然现在可能有了更好的治疗方法,但在当时,基本上没有什么选择余地。很幸运的是,治疗结果是成功的。随着病毒数值大幅降低,我终于可以在1986年5月重归一线了。但是等待着我的是公司10亿日元的债务,还有与主要管理人员之间的矛盾。

  罗永浩:把自己的理想主义变现(二)
  
  2006年6月他从新东方辞职,一个月后创办了精英言论网站牛博网。他借自己声名优势邀请到上百位意见活跃的媒体人、学者、网络作家在牛博网上发言讨论,并推动过一些公益活动的落地。2008年汶川地震时,罗永浩在牛博发起赈灾募捐,并允诺亲自监督200多万元募捐款项的使用,事后公布的账目明细里,连买瓶矿泉水的容量也列在其中。
  
  “如果我做了一些事情,社会上一片叫好声,我就很开心啊。我很在意别人的看法。”罗永浩说。
  
  但运营了两年后,这个网站被监管机构要求关闭。出于生计压力,在一群培训行业朋友的鼓动下,罗永浩牵头成立老罗和他的朋友们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重返英语培训行业。
  
  再回到这个曾经因为不齿而出走的行业,多少让他觉得没有面子。他不打算妥协更多,于是在跟潜在投资方贝塔斯曼中国谈判时,他在对方异样的眼神里写下的企业愿景是:通过干干净净地赚钱让人相信干干净净地赚钱是可能的。这种格格不入的谈判风格让他一直找不到启动资金,直到一个在非洲发迹了的发小给他打来第一笔300万元。
  
  成为“校长罗永浩”之后,他发现,在商业世界里维持理想主义比在知识界、艺术界要难千百倍。在他看来,挣了钱,基本没有违背自己的意愿和原则,以自己希望的方式活着就是成功。按照这个标准,他认为从商前的自己比现在成功。“以前可以更加随心所欲,现在相对克制一些。”他说。
  
  他清楚,要跟这个世界相处,自己耍个性的边界在哪里。他自己开设牛博网,立即意识到要做平台就得少说话,要做独立评论者就不能做平台,并拿这个道理规劝过创办《独唱团》的韩寒。出于学校运转的自保需要,他也会接受朋友的安排跟官员们吃饭。“他们(官员)在那儿摸摸我胳膊、拍拍我肩膀,说小罗你要怎么怎么,我就在那点头,假笑,装孙子。但我演技很差,估计看上去很不自然。”
  
  既能拎得清这件事并当成机会抓牢,很难否定他身上的商业基因。和大多数商人不同,他的底线高一些。他自信靠一套更磊落的玩法,能在老罗英语培训学校里套现自己的理想主义。比如,他拒绝买银行客户数据来发推销短信和垃圾邮件,要求学校全用正版软件,给授课教师开出三十多万元的年薪,公司员工的加班费、年终奖、带薪休假也毫不含糊。
  
  “现在这时候,如果别人耍流氓,我没有,市场对我的能力要求就比原来更高了,不然竞争不过人家。”
  
  在好友冯唐的推介下,他狠狠研究了一下消费者心理学。在成立学校早期,对同一种课程,他设定有一个1280元的标准收费方案和另一个提供更多服务的1580元收费方案,结果前台员工不断被顾客们痛骂。他痛定思痛,把1580元方案改成“标准”,把1280元的方案改成“优惠”,顾客们怨气一下消减了许多。他把这称为“不那么奸诈”的消费心理学应用。
  
  在初期做课程推广时,他把自己的方案形容成“血腥”:同样总数32次课的课程,老罗英语的收费只是新东方的1/3,而且前8次只收一块钱。有曲艺论坛里的相声爱好者们转载了他这则招生启事,配标题是“这个周末哪里去”。蹭听的八次课临近结束,老师们甚至大度地给蹭课生们讲授接下来的自学方法。
  
  第九次课一开始,学生数量从300多剧减到30多,但4个月后学员规模猛增。对学生的调查结果是,老生推荐率高达35%。这是他的老东家新东方在鼎盛时期才能达到的辉煌,他把这归功于口碑营销。
  
  2008年刚刚创立,就有同行找上门来要求收购。罗永浩开价6000万元。对方愤然斥责他“黑”。2010年,老罗英语培训学校年收入450万元,尚未实现盈利,找上门来谈投资的风投碰到一个更“黑”的估值:1.2亿元。
  
  “别的培训机构的话,别说450万,做到4500万,风投也未必会瞧得上。你来我这,肯定不是看中我这点盘子,是看中我这个人。教育培训行业里,学大上市了、学而思上市了、环球上市了、新东方上市了,剩下一大堆几乎都是破烂。扒拉来扒拉去,也就那一两家还行,我就是其中的一个。所以1亿2千万怎么了,我报4个亿又怎样?只是接受不接受的问题,没什么荒谬的。”这是他给自己的理想主义开出的价码。
  
  斗士的敌与友
  
  罗永浩的粉丝比他圆滑。大多数粉丝通过现场、微博或视频围观他,大笑喝彩完后,继续扎进罗永浩所抵抗的规则里生活。他像《让子弹飞》里的张麻子,身负炸碉楼的期待,但在胜利信号显著出现前,他很难找到敢于下注的跟随者。
  
  “在一个诚信的社会中,他一定是以健康阳光、成功创业者的形象被广泛效仿的人。但当下中国,多数掌握社会财富的人并非老罗这样的。他是社会上的熊猫。”作为朋友,导演陈晓卿说。对于熊猫对传统秩序的冲撞,他态度保留。
  
  但罗永浩清楚这恰是自己的王牌。“就我已经走过的人生道路来讲,在这个节骨眼上,我继续说实话,是利益最大化的。”
  
  也因此,他对同行的嫉妒与小动作很敏感,“那帮人(同行)表面对着我客客气气,我知道他们在饭桌上怎么骂我。要是对手搞小动作让我穷途末路,我在倒闭前最后一件事一定把我们所有核心的课程拍成‘多机位、加特技的精良大片’,全部免费上线。大家都别想再从里面赚钱。”因为此,媒体人王小峰把罗永浩称为“排雷高手”。“老罗前进的道路上布满地雷,他很怕踩到地雷上。”
  
  因挑战社会秩序而产生的孤独感让他格外珍视找得到的另一群“熊猫”。他与主持人柴静、出版人张立宪、音乐人周云蓬、媒体人王小山、作家冯唐、导演陈晓卿、名博王小峰意气相投,就连生性桀骜的艾未未都赞许罗永浩在生活里讲哥们义气,“吃什么都香”。
  
  朋友也是罗永浩“既得利益”的一部分。他做公司、去汶川救灾、筹备慈善基金、准备出文艺丛书,资源也是这群朋友。(创业 www.lzdaxue.com)他注册的公司名称干脆就叫“老罗和他的朋友们”。刚开公司时,他的创业金律也是从好友冯唐那里讨来的:做事抓大放小;战略目标明确;能容人。
  
  他对比他更清贫、但更有艺术才华的朋友们有惺惺相惜式的关爱。“我靠,我是超级近人情的。”
  
  2010年5月,罗永浩想为偶像曾轶可录一张专辑。“曾轶可走上音乐生涯是因为听Twins,老天给了些天分,但我觉得她并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遇到一个公司也不知道怎么去包装她,拿她的短板去跟别人的长处去拼。我当时看了就很焦虑。”
  
  罗永浩让自己的媒体圈朋友王小峰牵线,找到曾轶可的经纪公司天娱,联系好北京最贵的录音棚,请来周云蓬、小河、张玮玮等民谣圈高手,为曾轶可录制唱片。周云蓬提醒花钱要省,罗轻描淡写地说找了个土财主赞助此事。
  
  土财主很羞涩,不敢告诉曾轶可自己就是罗永浩本人。
  
  曾轶可来了,却不喜欢这份礼物,她对这班民谣达人们的编曲提不起兴趣。罗小心翼翼地问,那你喜欢什么?
  
  “她跟我说了一堆,那些在我眼里都是垃圾。这很正常,你不能逼她,我十八九的时候也听麦当娜之类的听得特来劲。即使我是她亲爹,我也不应该让她进录音棚按我的意愿去录。”罗老师叹了口气,他认了。但对小姑娘的喜欢分毫未减,甚至开始仿着偶像学吉他。他专门买了一把木料考究的Taylor吉他,因为“轶可用的就是Taylor”。
  
  这个理想主义胖子不假思索地把个人趣味渗透进公司:拿着曾轶可的写真集加正版音乐专辑前来报名上课的人,可以得到200元的学费优惠。他扔下公司里的事为曾轶可唱片忙活了几个星期后,偶然听到员工们聚在墙角抽烟,骂自己“傻逼”。以舌战成名的罗校长装作没听见,转身走了。
  
  员工也是他的朋友。

  在心尖上雕刻的张爱玲
  
  张爱玲作品里面有对女性命远的精妙体察,对世道人心的一语洞穿,加之与生俱采的骨子里的傲与冷,使读者仿佛五脏六腑变换了一个全新格式,如她的《倾城之恋》《红致瑰与白玫瑰》《金锁记》《沉香屑》,但它们似乎有些过于华丽,带有她年轻时代的色彩和底调。
  
  长篇小说《十八春》才是她最好的作品。作品中的顾曼贞,永远穿着暗蓝旗袍,因为她姐姐曼璐蜕变为二流交际花的缘故,她这样的穿着多少有些自卫的意味。然而在沈世均眼里,她却是“纤细而坚强的,笼统的好”。世均回南京的家,曼贞在上海,他在南京的雨夜里想起她,“故乡就变成异乡了”。于是他忍不住一大早下了火车就来厂里,恰在门口遇见她。他急道:“曼贞,我有话对你说。”曼贞看他着急的样子,上下打量他,一连串猜测在她脑里闪过——他订婚了,他家里出了事,他辞职……他却道:“我有好些好些话要对你说。”
  
  张爱玲的笔仿佛是有神灵指使的。事情越是千钧一发,她却越是漫不经意。这种千百年来世间男女所痴心的一桩事,若放在俗家笔下,不知要制造多少哆嗦、琐屑而无聊的语言幻像呢,并且还往往纠结于外围,深入不到内里。而她三言两语,全都着了精要,一下子呈现了事情的真相,直抵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仿佛是在人心尖上雕刻,如此的精妙、确切与传神。这样的工作,真非天才而不能。
  
  《十八春》最要紧的好处还是作品的内在本身,它写出了人的命运由鲜亮变为黯淡之必然之无可奈何的宿命感,整部作品显得练达而老成。美的形式在技术上是可以复制的,它如叶片的暗影。叶子连结了枝蔓,枝蔓连结了枝条,枝条连结了枝干,许多根线条形成一个走势,颇着某一种逻辑秩序,终结于根脉核心。这核心才是真正令人触目惊心的,它必是赤裸的,也是坦率的,藏不住任何的秘密。它是关于一个人心目中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更有对人生世态的观念。它所展现的点滴零碎,都来自这里。如果作家对世界的理解是混乱的,由这个根脉核心抽条出的枝蔓花叶,也必定是繁复混乱、没有秩序的。
  
  张爱玲偏偏让美好而干净的生命轨迹,经历灾难与泥沼。曼贞被姐姐囚禁而被姐夫玷污,生了孩子,却不得不为了孩子再回到灾难与泥沼里——在姐姐死后居然选择嫁给了姐夫。我觉得她对世界的理解是悲观的,也有超现实的成分。她有着伤痛。也有着对世道人心的彻底失望。她为了保存着她的傲慢和尊严,只能选择孤独。
  
  对于张爱玲,人们似乎只觉其雅,而不觉其痛。
  
  一个孩子的天目,必定是因为痛苦才被打开的,这使她看见了世人所不察觉的隐性世界。张爱玲固然有着贵族血统,生活优裕,曾经快乐地在她母亲家的狼皮褥子上滚来滚去,听着客人们演话剧,唱英文歌。岂知后来的生活急转直下,母亲离开,只剩下她和弟弟跟着父亲生话。他们的生活是可以想见的。有钱也不行,不是钱的事。(经典语录经典语段 经典语句)他们的裤腿永远短了一大截。冬天的鞋子进了水,脚肿胀得像一个面包。只是因为她对继母项了嘴,她父亲的耳光便打过来。她只记得地的脸偏向左一边,又偏向右一边。他父亲甚至囚禁她半年,病了也不给医看。没心没肺的孩子或许慢慢把这忘了,偏偏她有的只是灵性,她是靠着灵性生长的,就只有把这苦痛储存了。那些整块吞咽的痛苦慢慢结了痂,内里的变异却只能如腐水一般慢慢地流淌出来,毒素一般渗透在她的生活里。或许那些情节,只是毒素作用的征象。文学情节往往是写作者心理经验开放的瞬间。
  
  那时候她心中的母亲,其实是一个虚幻的存在。母亲,除了是血脉之源,更是安全、温暖、爱之所在。但这些过早地离她远去了。我仿佛看见了她在繁花似锦的表层底下,求助而又无助地,爱又恨着她的生之源。这世间最艰难的悖论,她过早地面对了,也因此生发出对世界的悲剧感。她对心中那个叫做母亲的存在,只是心向往之,而永远地求之不得了。

  1. 张爱玲语录
  2. 张爱玲经典伤 感语录
  3. 张爱玲经典 语段
  4. 张爱玲经典语句
  5. 张爱玲爱情经典语句
  6. 张爱玲的经典语录
  7. 张爱玲经典语录大全
  8. 张爱玲经典爱情语录
  9. 张爱玲经典语录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未经允许谢绝转载,励志大学将对私自转载者追究法律责任www.lzdaxue.com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本文标题: 软银孙正义:医生曾诊断我只能活5年(一)
本文地址: http://www.lzdaxue.com/lizhirenwu/22348.html

励志人物

倾一生之力,注一世之情。
听一席之音,赏一瞬之魂。
读经典之篇章,励高远之宏志。
撰经世之子集,留百芳于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