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大学诚邀您的加盟
点击关闭
励志大学官方微信
点击关闭
最新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励志大学 > 范文大全 > 经验交流材料 > 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努力搞信访工作
03
10

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努力搞信访工作

以“xxxx”为指导努力搞信访工作 当前用xx总书记“xxxx”重要思想分析信访形势,剖析信访现象,正确认识群众信访,搞好信访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维护群众利益,应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用“xxxx”的思想,正确对待群众信访问题。一是要协调好改革发展与群众的利益关系;二是协调好干群关系;三是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群众承受能力的关系。 二、用“xxxx”的思想,正确看待信访量增加问题。应当全面地、客观地、辩证地看待当前信访形势,不能简单地把信访量的增加或减少作为衡量信访工作做得好坏的标准,也不能以为信访数量增加就形势不好,而应拿出实际行动来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在具体工作中,体现在“ 一升 两降”的指标上,即信访办结率上升,重信重访率和越级集体上访量下降。 三、用“xxxx”的思想,正确处理集体访问题。对待群众集体上访应以疏导为主,控制为辅,在日常的信访中应抓好三方面:一是把信访工作的立足点放在疏通信访渠道、解决实际问题上;二是把信访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基层,将信访问题解决在基层;三是把信访工作的重点放在引导群众依法上访上。 正文:xx总书记 “ xxxx ” 重要思想不仅对于当前加强信访工作是有力的推动,而且 对于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总揽信访工作全局,进一步增强搞好信访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努力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各级党委、政府和信访部门,要深刻认识 “ xxxx ” 重要思想对指导信访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自觉运用 “ xxxx ” 重要思想指导工作,努力把我省信访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当前,用 “ xxxx ” 重要思想分析信访形势,剖析信访现象,是正确认识群众信访,搞好信访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维护群众利益的根本保证。 一、用 “ xxxx ” 的思想,正确对待群众信访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精神面貌、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作为社会各种矛盾综合反映的信访活动,也随之活跃起来。如何正确看待群众的信访问题,如何正确把握信访工作,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领导十分关注的问题之一。用xx同志 “ xxxx ” 重要思想来衡量,就可以使我们清醒地看到:在新时期,群众信访正好反映了他们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反映出广大人民群众关心国家的改革与发展,民主意识、参政议政能力增强了;反映了我们党和政府倾听群众意见,勇于改进工作的广博胸襟。这是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的体现,说明了搞好信访工作有利于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有利于改革发展和经济建设,有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按照xx总书记 “ 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的利益 ” 的要求,我们要满腔热情地对待群众来信来访,并在信访工作中注意把握好几方面关系:一是协调好改革发展与群众的利益关系。一方面要通过改革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另一方面要通过信访渠道引导群众正确对待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引导群众正确对待改革发展中自身利益的得失,坚定改革信念,把改革引向深入。二是协调好干群关系。各级党委政府要通过做好信访工作,促使领导干部摆正主仆位置,转变作风,接受群众批评监督,以此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确保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贯彻落实。三是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群众承受能力的关系。要通过处理信访问题,掌握好群众的承受能力,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用 “ xxxx ” 的思想,正确看待信访量增加问题。 应当全面地、客观地、辩证地看待当前信 访形势,不能简单地把信访量的增加或减少作为衡量信访工作做得好坏的标准,也不能 以为信访数量增加就是形势不好。信访量的增减只是社会矛盾一种客观体现。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矛盾将长期存在,特别在新时期,信访现象是和改革的深度、开放的广度、经济发展的速度,以及群众承受能力的程度息息相关,其反映的内容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这些问题都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影响到社会各阶层。再从社会发展角度看,改革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许多社会矛盾可以通过改革发展得到解决,而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又会产生新的矛盾。已经发生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将出现;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还将产生,伴随而来的信访活动永远不会消失。由此决定了信访活动的普遍性和长期性。既然社会矛盾将长期存在,在工作中就不能简单地以信访数量的多少来衡量工作的好坏,而是应当拿出实际行动来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在具体工作中,解决矛盾应体现在 “ 一升 两降 ” 的指标上,即信访办结率上升,重信重访率和越级集体上访量下降。信访办结率上升了,说明我们解决矛盾的力度大了;重信重访率和越级上访率下降了,说明群众的正当合理要求得到正确处理,矛盾及时就地化解了。因此,只有面对予盾,揭示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把矛盾化为动力,化为生产力,才能推动整个社会健康、稳定地发展。 三、用 “ xxxx ” 的思想,正确处理集体访问题。 ” 要高度重视群众越级集体上访的问题。 对待群众集体上访,应以疏导为主,控制为 辅、疏导教育解决问题,才是化解矛盾使群众 息访为根本途径。一味地采用控与培的办法, 容易激化矛盾,引起群众情绪对立,使原本较 容易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复杂化,即使将矛盾 暂时控制住了,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只有通过 耐心细致的疏导教育工作,群众的情绪真正理顺了,思想通了,信访问题也就有了解决的基础。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由于一些上访群众文化水平低、法制观念淡薄、思想观念陈旧、组织纪律散漫等自身因素,上访中可能会出现一些越轨行为。在耐心劝说无效的情况下

,依照《信访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的有关规定,适当采用控制的手段也是必要的。当然,群众集体上访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化解的办法应区别于突发性群体事件,在处理时,应努力做到 “ 宜解不宜结、空冷不宜激、宜疏不宜堵、宜散不宜聚、宜决不宜拖 ” ,坚持多做疏导教育和耐心的思想工作,加强协调,理顺群众情绪,防止演变成群体性的~事件。 在日常的信访工作中,还应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l 、把信访工作的立足点放在疏通信访渠道、解决实际问题上。各级党政领导要通过 “ 三讲 ” 教育,按照 “ xxxx ” 重要思想,认真检查对照我们的群众观点是不是树牢了,群众感情是不是深厚了。从而真正做到把工作立足点放在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树立以民为本的思想,大力畅通信访渠道,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坚持领导接待日制度,并把领导接待群众日制度向乡镇和部门延伸。要大力推行领导约访制度、市民建议信箱、公仆专线电话与人民建议征集等联系群众的载体,为民办实事,为群众排忧解难。要进一步落实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特别是落实解决信访问题的责任制,实行领导包案、挂牌督办,建立限期解决重大信访问题承诺制。对历年信访积案、老案要集中时间和力量进行全面清理,实行专项治理,将群众反映的问题落实到具体单位和具体承办人上,限期解决,努力降低重信重访率。 2 、把信访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基层,将信访问题解决在基层。首先,要用xx同志 “ xxxx ” 的重要思想,加强基层组织特别是村级组织建设,认真整顿软弱涣散的班子。加强对基层干部进行群众观念和公仆意识教育,引导基层领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增强基层干部正确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依法行政能力。教育干部切实改进工作作风, “ 致富思源,富而思迸 ” ,密切联系群众,学会做群众工作,善于理顺群众情绪,正确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其次,把信访工作与机关效能建设结合起来,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准则;在重大决策出台前后,对可能引发的信访问题,要认真进行研究分析,制定好防范措施,并通过定期不定期排查,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予以疏导化解;对群众反映强烈、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要认真对待,进行专项治理解决。再次,进一步加强基层信访部门和信访网络建设,建立基层社会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充分发挥村级调解组织的作用,建立健全基层信访网络,努力做到信访问题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难事不出县(市、区)。 3、把信访工作的重点放在引导群众依法上访上。一是要把信访工作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法制宣传工作结合起来。要通过信访渠道,对群众深人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思想教育,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引导群众正确对待改革发展中自身利益得失。向群众深入宣传《信访条例》,大力开展政策宣传和普法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咨询活动,释疑解惑,把政策交给群众,增强群众的政策观念、法制观念,自觉维护社会安定。二是要把信访工作同行政复议紧密结合起来。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应该按照行政复议法的规定,认真受理属于行政复议范围的信访事项,依法进行复议并作出答复,以减少群众盲目上访。三是要把信访工作同依法管理、依法监督结合起来。要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分流到各有关党政职能部门或司法机关。在分级归口基础上,要强化对信访问题分流管理的宏观调控和对信访事项办理情况监督。信访部门负有全程跟踪并督促信访件的落实反馈责任。各级和各职能部门应主动配合,热情为群众排忧解难,共同促进矛盾化解。

主题推荐: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经验交流材料

倾一生之力,注一世之情。
听一席之音,赏一瞬之魂。
读经典之篇章,励高远之宏志。
撰经世之子集,留百芳于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