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励志大学 > 励志文章 > 读后感 > 徐志摩传读后感
11
12

徐志摩传读后感

  徐志摩传读后感(一)

  最近有缘在图书馆找到一本《徐志摩传》。扉页上有一帧黑白照片,照片上的徐志摩西装笔挺,衣领雪白,颈下的领带骄傲地突显着,完完全全是一副才子的模样。当我看到他那首脍炙人口的诗《再别康桥》,强烈的心灵震撼让我感到世间竟会有如此巧合。在《再别康桥》诗最后的一节中诗人是这样写道: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尽管他才华横溢,当他在世上只待34春秋的时候,意外孤独地死在了天上,也许这才是他本来的归宿。记得有位伟人曾经讲过:“理想主义者就是让自己过得最不理想的人。”

  徐志摩的一生就是热烈而又执着地追求理想的一生。他的诗文中最出色的也就是那些歌颂理想和爱情的作品。尤其是爱情方面,古今中外执著不渝终身高颂爱情的人大有人在,但很少有人敢把浪漫的爱情放在复杂的现实中来不顾一切地追求,并不惜承受世俗的压力。徐志摩为追求浪漫的爱情而离婚,为此和恩师梁启超师生反目,为此父母和他一度断绝关系。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下,在众人的唾沫星海里仍固执写道:“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惟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然而,他那种对理想的执着,对爱情的追求,对生活充满希望的态度,那种浪漫的带着唯美的色彩,由于脱离了客观现实,犹如空中楼阁,每一次总是以诗人终于没有找到他理想中的灵魂伴侣而告失败。康桥美丽的初恋随着林徽因出嫁而成永远的心痛,后来的陆小曼不知珍惜闹出的绯闻更让诗人愁肠百结。在人间追寻理想屡遭挫折的诗人,最终没有逃脱把自己融入五彩缤纷的云彩的命运。

  由于受英国浪漫主义诗风的熏染,所以徐志摩的浪漫纯正而不轻佻,高雅而不低俗,那种欧化的贵族气息使得他具有一种迷人的魅力。相比于西装革履的徐志摩,我更喜欢电视剧《人间四月天》片头中的扮相,那才是我心目中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徐志摩的感觉。他在读者中从来就不乏追随者,眼下,徐志摩也是“小资”一族青睐的中国作家。尽管在他身上也浑身散发着浓厚的资产阶级旧文人那种脱离现实超理想主义的气息,但在客观上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徐志摩是一个天才。

  可惜,天才的诗人只在人间待了短短的34年,他短暂的一生像是一颗倏然划过的流星,轻轻地来,又悄悄地走,但却折射出奇异的光芒,叫人永远怀念,永远难忘。


  徐志摩传读后感(二)

  一段凄美传奇的爱情故事总是能让世人铭记称颂,不管是罗密欧与朱丽叶,还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之所以流传于世与人们对纯粹爱情的向往是分不开的。我也不免流于俗套,对于林徽因与徐志摩的爱恋故事真真是恋极了!因此我从不放过任何能了解这段故事的机会,从早先的听说,到后来的《林徽因传》,再是她与他的作品,但是终究是一种朦胧不清的感觉,如雾里看花,云中看月,我是一定想探个究竟,所以当我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不免兴奋,今日总算是看完了,终于是对这段徐林之恋有了些了解,除此之外,却也多了些其他的想法,细细道来。

  我所读《徐志摩传》乃韩山石老先生所著,对于韩老我只是听过其名,却从未读过他所写之作品。这本书虽是个人传书,却采用了纪传体的形式,可谓新奇,效果却也奇佳,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的。虽然书中分篇独立,但是全读下来,诗哲生平却也一目了然,相对于传统的人物传记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此书内容详实,所述历史几有可考之处,相对于之前我所读之《林徽因传》,这本书则更为人可信,韩老的严谨也让小辈不甚敬仰。此书也绝大多数的笔墨不是在徐林之恋上,多讲徐志摩生平所做之事所交之友,看书时更像是置身其中,看到的是近一个世纪前的种种画面。我却也无憾之处,从书中我认识了一个更为完整的徐志摩,而不仅仅是一段爱情故事中的男主角,也让我更加明白为什么徐林之间会有这么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徐志摩无疑使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文坛上最璀璨的新星,他的才气让太多的人折服。然而让我更为赞叹喜爱的是他的性格和处世之态。他在文字上的骄傲,在交友中的温和,在生活中的率真,在爱情中的稚气和执着,这些都让我太喜欢他了,我觉得我跟他有相似之处却远不如他,他就像是我最希望成为的却没能成为的那种人,所以我想如果我跟他生活在一个年代里,我也会毫无疑问的爱上他。鉴于这种种的种种,再加上林徽因的那一份温婉骄傲和豆蔻初开时的懵懂,那一份令我心醉神往的徐林之恋为什么会发生也就明白了。

  除了徐林之恋,这本书让我收获了其他更多的东西,也使得我的思想有所提升。在作者将志摩之人生娓娓道来之际,我看到了那个世纪的有志之士们的生活状态,虽说不至于是当头棒喝却也有鞭策之用。一如胡适王赓之徒,哪一个不曾留学归来,当他们十六七岁便漂洋过海求学在外,想想现如今的我们十六七岁都在干什么,便不禁自觉汗颜。那些同徐志摩一样被历史铭记之人,无不走在历史的最前端,刻画着一段历史的痕迹。不论教授作者,亦或是在校学生,他们游历讲学,办报出刊,谈论国事。着眼今夏,我想不必说一堆学生聚在一起谈论国家大事诵读文章了,就连看新闻联播都成了一件可笑之事,就更不会多有静心创作文学之类了。这样的一种境况与改革开放之后重理抑文不无关联吧!用更为激进的一种观点来说,这未必不是文化大革命所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现今社会下的浮夸与冷漠,大多数的人都矛头直指,可是在利益面前,连这整个国家都有所偏向,又有多少能够坚定的坚守原则呢,也许我的说法过于激烈了,但我却认为不失其理,我们是真的该好好的反思一下了!

  韩老的这本书确实是一本好书,讲述的已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历史,而是那一个时代文人的历史啊!


  徐志摩传读后感(三)

  对于徐志摩这位诗人,说实话,我原来是不甚了解的。

  真正对徐志摩产生兴趣,是在英语课上,老师为我们鉴赏了他的诗,并顺带着介绍了一下他。

  这个寒假,因为要读人物传记。我在书店的书架前站了很久,一直犹豫不决,最后终于决定了,选购了一本韩石山先生著的《徐志摩传》。

  翻开书,扉页上有一帧黑白照片,照片上的徐志摩西装笔挺,衣领雪白,颈下的领带骄傲地突显着,完完全全是一副才子的模样。联想到我们在课本中学习的《再别康桥》一诗,不禁心头顿生感慨,这真是一个由内到外都透露出一股股文学气息的人。

  细细品读了这本书。徐志摩一直是努力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理想的。(www.lzdaxue.com)他去过北大求学,还去过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全世界闻名的英国剑桥大学留学,后来因为自己的国家而回国,他驰骋文坛并创办了新月社,编《晨报副刊》,并且,还为著名的大诗人泰戈尔当过翻译。

  可以说,徐志摩的文坛生活是笔直的,因为他总是喜欢向着自己的目标笔直地前进。

  另外,徐志摩除了在文学方面的造就,在个人的感情方面,更是直来直往,不顾一切,更不顾世俗所带来的繁重的压力。

  徐志摩为追求浪漫的爱情而离婚,为此和恩师梁启超师生反目,为此父母和他一度断绝关系。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下,在众人的唾沫星海里仍固执写道:“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惟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然而,他那种对理想的执着,对爱情的追求,对生活充满希望的态度,那种浪漫的带着唯美的色彩,由于脱离了客观现实,犹如空中楼阁,每一次总是以诗人终于没有找到他理想中的灵魂伴侣而告失败。康桥美丽的初恋随着林徽因出嫁而成永远的心痛,后来的陆小曼不知珍惜闹出的绯闻更让诗人愁肠百结。在人间追寻理想屡遭挫折的诗人,最终没有逃脱把自己融入五彩缤纷的云彩的命运。

  可是,这样的一个直来直往的,有着天才一般盛誉的诗人,却在他34岁的时候,因为飞机失事而永远离开了。而就在这短短34年中,他却的确做了很多令人称赞的事。记得有位伟人曾经讲过:“理想主义者就是让自己过得最不理想的人。”

  徐志摩,一位只活了34年的伟大的诗人。他的一生就好像是一颗在天际划过的流星,存在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却辉煌。且在划过之后会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

  野风车读后感(一)

  曹文轩的纯美小说写的都是一个个短小而感人的故事。拿起书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封面上的两段文字:“一片旷野,没有树林,没有村庄,没有行人,只有这么一架孤独傲慢的风车。”

  每读一遍都给人留下一种凄凉的感觉。就像书中写的第二篇文章——阿雏,原本是多么幸福美满的一家,却因为那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无情地夺走了啊雏父母的生命。

  从此小啊雏就只能依靠年迈的奶奶生活了,可不久奶奶也撒手不管他了。面对失去亲人的痛楚,啊雏一时却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于是他在没有了亲情的关怀下一步一步走向“坏孩子”。就这样他被学校开除了,被乡亲们唾弃……最终他还是死在了父母淹死的水塘里。

  阿雏很可怜,他比任何孩子都可怜!比起那些完整无缺的家庭,阿雏实在是可怜,他失去本该属于他的感情,那是世上每个人自己独一无二的、最珍贵的、也是最不能缺少的——亲情。

  阿雏,一个渴望幸福的男孩以为自己剥夺了别人的幸福而陷入无边的内疚,他需要的是父母的爱,幸福和亲情……

  是这篇文章让我深知:我们的生活什么都能没有,唯一不能没有的是——亲情。没有了亲情也就没有了爱,没有了爱也就没有了希望。我的生活因此变得更精彩。


  野风车读后感(二)

  文/蒋晗

  一个乡村男孩儿,一个来自苏州城的女孩儿,两地相隔如此之远,之间区却产生了清纯无邪又有点微妙的情感,就在此时,一个渴望幸福的男孩以为自己剥夺了别人的幸福而陷入无边的内疚,当几个孩子刚走进一座木屋时雪崩却发生了……这样一个又一个精彩的小故事,全都由作者曹文轩给我们生动而又形象地展现了出来。而直到今天,有一个故事至今都让我难以忘怀——《蓝花》。

  《蓝花》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名叫银娇的奶奶是专门为别人帮哭的。(www.lzdaxue.com)银娇奶奶每次帮哭地时候哭得总是最伤心的,有时甚至哭得连路都走不起来了,情景让人十分焦急,毕竟是年过七旬的老太太了,不管怎样身体是最重要的呀,没有了好身体也不能去帮哭,可固执的老太太说:“一直要到自己实在撑不住的那一刻才会停止我有生以来的第一份工作也是最后一份工作……”话还没有说完银娇奶奶就永远闭上了双眼。这个故事令我十分感动,一个人为了自己一个平凡而又普通的职业,贡献出了自己的一生,这种崇高的品质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的。

  《野风车》这本书清新纯美,格调高雅,故事精致而富有智慧,对我们这些学生们都是一个心灵挖掘细致的深入。


  野风车读后感(三)

  放假在家,我每天都要花一个小时来读这本书,这本书是我们的漂流书,野风车里有很多个小故事,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是《埋在树下的小屋》。

  他讲述了大野、林娃、森森和雪丫四个孩子再追小鹿的时候,刚刚走进小木屋的时候发生了雪崩,他们以大野为首领,在黑暗中摸到一张椅子将他拆了,做成板子开始挖雪,他们靠大野的坚持,他们互相帮助、坚持,最终迎来的胜利。

  我读完了这篇小故事,被这四个孩子打动了,他们用顽强的精神和毅力支撑着自己知道逃出来。

  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不懈,努力去克服,才能取得胜利!

  幸福从细小处开始读后感(一)

  《幸福从细小处开始》主要描写了富兰克林这一位美国政治家、科学家对幸福的理解及其定义,他认为幸福可以从细小处开始,他认为幸福并不是由百年难遇的巨大机遇带来的,而是由每天产生的细小利益汇集而成的。

  读完传记后富兰克林给我的印象便是觉得他是一个很懂得让自己幸福而且很细心很注重细节的一个人。在文中他只写到了路面的修整、路灯的改造、街面的清扫,这些都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却往往被人们忽略的一些小细节。

  从富兰克林对于这些有关于公众利益的事情的关心可以看出他也是一个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分析问题和勇于解决问题的人。而他的这些品质都十分值得我们去学习。学会善于发现问题,我们会发现生活的快乐;学会善于分析问题,我们会发现生活的乐趣;学会勇于解决问题,我们会发现生活的意义。

  读完这篇文章我发现其实幸福是可以很简单的,就像文中写到的富兰克林对公众利益的关心。幸福其实就像是你从母亲手里接过水杯的温馨,幸福其实就像是你解决一道难题的快乐,幸福其实就像是朋友为你的雪中送炭。其实幸福真的可以很简单,在我们生活中的细小处往往存在着幸福,关键是在于你有没有善于去发现。

  马克思曾经说过:“经验证明:能使大多数人得到幸福的人,他本身也是最幸福的。”毫无疑问,富兰克林在政治上献身于公益事业,在科学上造福全人类,他以自己的实干精神获得了人生的幸福。

  而作为学生的我们也可以向富兰克林学习,从细小处开始,凭借自己的能力为我们自己创造幸福。


  幸福从细小处开始读后感(二)

  想要给“幸福”赋予上感情色彩,有点惶恐,因为没勇气肯定现在的自己就是幸福的,因为不知道究竟该用什么标准来衡量自己是否就是幸福的。兴许幸福只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却总是要等到抵达终点,回头看看走过的路,才发现原来最幸福的是自己已经走过人生那么多坎坎坷坷了。

  富兰克林说,幸福要从细小处开始。是的,只有着眼小处,才有可能让一个人得到幸福,甚至造福全人类。我由此想到了在杂志上看到过的一个故事;一对穷夫妇,丈夫冬天总是抢在妻子之前洗澡,为的就是让妻子在洗澡时不会觉得太冷。很多人看完后会觉得妻子是幸福的,但相比之下,我觉得丈夫更幸福。幸福不一定要得到些什么。(www.lzdaxue.com)一个人如果懂得制造幸福,并能够把幸福给予别人,就会感受到一种给予的快乐。快乐了。也就觉得幸福了。

  富兰克林从社会的角度,更多地把幸福阐释为人们所得到的社会利益。的确,从付出者的角度来看,若想带给别人幸福,就更应该注重细节。但我觉得,要是作为幸福的接受者,也许以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去过生活,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无所谓,不是不在乎,而是不要太在意。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有义务一定要让另一个人幸福。就像气球,承载得越多,就飞得越慢,飞得越低,越是热切盼望得到更多幸福,就会越觉得不幸福。因为内心太过急噪,不容易被满足的心灵就像是无底洞,空虚最终会战胜充实,所以即使已经很幸福,也无法弥补心中的空缺。

  想想故事中的妻子也许就是个懂得满足的人,很现实地讲,物质上的“幸福”,有时比精神上的“幸福“更容易打动人心。家里穷得连暖气都装不上,但妻子并没有抱怨过生活的拮据。得知丈夫每天抢先洗澡的原因,她也感动得落泪。和丈夫一样都是懂得着眼细处的女人,所以是再小的细节,都会被感动,也会觉得幸福。所以我说要学会无所谓,因为幸福总是来得很突然。

  幸福是什么?也许只是一种感觉。就像我看到这个题目就被吸引,阅读文章后能有所思考,这些文字让我觉得很满足,所以我是幸福的。其实要拥有幸福很简单,多为别人付出,你就会得到双重幸福,来自自己创造幸福过程的那份美好回忆以及别人回报的那一份。

  面对幸福的时候,我希望,自己是无所谓的,学会理智的“无所谓”,也许我就能一直幸福了。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未经允许谢绝转载,励志大学将对私自转载者追究法律责任www.lzdaxue.com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本文标题: 徐志摩传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daxue.com/duhougan/15501.html

读后感

倾一生之力,注一世之情。
听一席之音,赏一瞬之魂。
读经典之篇章,励高远之宏志。
撰经世之子集,留百芳于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