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大学诚邀您的加盟
点击关闭
励志大学官方微信
点击关闭
最新活动 会员中心 | 联系我们 | RSS
您当前的位置:励志大学 > 励志文章 > 成功励志
03
20

帮助你维持动力的十一个微行动

  帮助你维持动力的十一个微行动

  动力有时候不会持续很久,因为能量会慢慢消耗,尤其是当生活中充满了各种不如意的事情时,幸运的是,我们可以透过一些简单的微小行动,来替自己加油。

  以下是帮助你维持动力的十一个微行动。

  一、保持充足的睡眠

  昏昏欲睡会让你非常没有精神,而且做事会变得没有效率,更坏的情况是没有人喜欢看到别人无精打采的样子,让自己获得充足的睡眠以及表现出精神奕奕的样子,连带还可以带给别人好心情。

  二、早上起来时,与自己对话

  早上起床第一件事,照着镜子对自己说:「我真棒,我一定可以!」,重复五次,你会瞬间充满正向的能量。

  三、看名人自传

  看成功人士的自传可以让你了解他们成功的经过,并且可以拿来当成自己学习与仿效的对象。

  四、将你的目标写出来

  将你的目标条列出来,可以让你更清楚你真正要的是什么,同时也可以启发你思考自己的人生,有时间安排的目标可以让人更有动力逐步达成自己设定的时间表。

  五、打造一个整洁的工作空间

  清理你的办公桌,将那些尘年已久的文件都丢了吧!他们会影响你的心情,连带的还会让你找不到重要的文件。

  六、找有类似共同目标的朋友

  自己一个人奋斗需要很强大的意志力,因此找与你有类似目标的朋友一起努力,还可以互相帮忙、彼此互相打气。

  七、阅读书籍

  阅读不单单只是为了增加你的知识,同时也在启发你的思考,许多你过去从来没有想过的事,可以藉由阅读书籍发现你过去从没发现的事,同时还可以陶冶身心、让自己更有动力。

  八、找一个值得学习的对象

  人有时候需要一个竞争对手,当你有一个好的竞争对手,便更容易激励自己往前迈进,如果你的个性本来就是那种不喜欢服输的人,找一个值得学习的对象会让你进步的更快。

  九、观看互联网上的演讲

  互联网网站上有多到让你看不完的好演讲,而且一场演讲只会花你不到20分钟,想让自己获得动力,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十、给自己一点奖赏

  当你完成了自己设定的一个目标,不妨给自己一点奖赏。如果永远不犒赏自己,你将会感觉很累,而且很沉重,犒赏自己会让你更有动力完成下一个目标。

  十一、做自己热爱的事

  生命最大的动力来源不外乎就是此时此刻你正在做的这件事是你热爱的事,当你做的事是你热爱的事时,便会有源源不绝的动力。

  一个人成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关键因素便是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怀抱极大的热情。

  永不抱怨的心态

  文/朱荣章

  如果你真想活出个人样来,请收起自己那种天天有牢骚、事事都不满的态度,静下心来做好任何一件事,那么,成功就离你不远了。到那时,满心欢喜还都欢喜不过来呢,哪还有闲工夫抱怨什么。这一观点,不是我的经验之谈,也不是我的失败教训,套用一句广告词来说,那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而已。假如你研读过马云的人生,就会对“永不抱怨的心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对自己因为过去那种这也看不惯那也有意见的心理误了自己多少事而痛恨不已。抱怨改变不了任何人的人生,它只能给自己添乱。一个人真正的失败,不是从他(她)失败的时候起,而是从他(她)指责别人的那一刻开始。

  马云在他的前37年里,用“失败”两个字形容决不为过。37年之后,他突然“时来运转”飞黄腾达了。真的是他“时来运转”吗?回答是否定的。用他自己的话说:“秘诀就四个字:永不抱怨!”,仔细想一想,又有哪位成功人士的成就是用满腹的牢骚换来的?且不说“牢骚太盛防肠断”,就是时间也浪费不起,人这一生有多少十年、二十年呢!能干成点事的时间,最多40年,光顾发牢骚浪费个十年、二十年,就决定了这人一生一事无成。

  谁的成功也不是无缘无故的,都是集中精力努力的结果,绝非一夜暴富的。退一步说,就算是凭偶然因素的一夜暴发,没有心沉手稳的历练,偶然到手的财富也会不断流失,最终也守不住。有了永不抱怨的心态,并非说他(她)没有思想,没有看法,而是他(她)没有多余的精力去顾及本不该自己顾及的事情。马云专注于自己的事业,没有精力去抱怨,这成就了事业也成就了马云。“刘云”、“王云”,凡成功的人,又有哪一个不是如此?大家都知道,除了阿里巴巴,华为是中国最成功的企业之一,也是为数不多的具有千亿规模的民营企业之一,其老板任正非更是人们仰慕的成功人物,人们都认为任正非很神秘,华为这个企业很神秘。假如他们今天一个新闻,明天一个焦点,他们还有时间专注于事业,事业还能成功吗?

  “永不抱怨”是一种心态,也是成功的基本前提,当然也是一种境界。境界不境界暂且不说,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做成功自己的事情是眼下最要紧的。创业、办实业容不得自己分散精力,在职场给人打工也是如此。你整天牢骚满腹,就永远做不好自己的工作,也就注定了走不出正道来。此话虽粗糙,但理儿却不粗糙。台湾资深出版人何飞鹏老师曾讲过,任何企业、任何职场都普遍存在着问题。他说,一个年轻人告诉我,他所在公司的产品有许多问题,竞争对手的产品价格低而且好用。他跟公司反映了许多次,但公司都不肯改变,这让他很困扰,不知该如何是好。何飞鹏老师问他,“公司的运营状况是否很糟?”他说“公司的运营状况还好,因为公司卖的是高品质的高价产品,竞争对手是新公司、小公司,他们用低价与服务取胜,虽然有些小客户会流失,但大客户还在。所以,公司不愿意调整产品线”。

  何飞鹏老师继续问,“那你为什么不去找大客户,去卖公司强势的高价品?”那位年轻人回答,他是新来的,大客户都在老同事手上,他只能从小客户着手,因而感到痛苦不堪。何飞鹏老师再次问:“面对这种状况,那你有什么想法?”那位年轻人依然回答:“产品就是这样,我能有什么想法呢?”整个“剧情”已经很清楚,那个与何飞鹏对话的年轻人不仅对公司充满了多面思考,还对公司怨气十足。试想年轻人那样的心理状态,他能在公司里做好吗?回答是否定的,任何一个企业或单位都不会无缘无故让一个员工出人头地的。再说,那位年轻人所在的公司运营状况还不错,更说明年轻人对公司的负面思考欠主流意识。假如那位年轻人换一个思路去考虑,他的困惑未必有那么大,他的处境也未必有他自己认为的那么难堪。

  这并不是说他所在的公司没问题,也并不是说他作为一名职员就不允许有想法,但有想法应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选择恰当的机会以恰当的口气去说,而不是“很困扰,不知如何是好”。这样做主要是因为:一、任何企业或单位,不管大小,都是“一盘棋”,动一子而影响全局,绝对不能因为你的一个不同见解就打乱组合;二、企业管理是一个常做常新的永远做不完的重要课题,有问题是正常的,没问题才不正常。从这个角度出发,企业管理者会在不影响企业营运状况的大前提下做出微调,因为“营运状况”决定了大家的饭碗,不可随意更改。

  那么,作为员工怎样在恰当的机会以恰当的口气去说自己的见解呢?“恰当的机会”是指企业或单位拿出一定的时间和辟出一定的地点或场合广纳众言,其他机会、其他地点都不算“恰当”;何谓“恰当的口气”?是指下级专为上级谏言所用的口气,其他口气都不属于“恰当的口气”范畴之内。为什么要选择“恰当的机会以恰当的口气”谏言呢?目的就是提高谏言效果,让领导刮目相看。如果不是这样,谏言也就没有意义了,反而让领导对你产生反感心理。可以说,从“永不抱怨”到说得“头头是道”,这不仅仅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行事的基本原则。假如失掉这两个基本原则,人就做得讨人厌,事就做得让人烦,自己想在朋友和同事中有威信,事做得叫大部分人都说好,恐怕很难。

  你之所以不能成功,不是因为失败得太少

  文/艾小玛

  最近这段时间,我与一位许久没有见面的朋友联系上了。

  我不知道说我们之间是“朋友”到底是否恰当。他是我的小学同学的哥哥,当时一心想考中央音乐学院的小提琴系,所以就找我了解了解音乐学院的情况。

  第一次听他拉琴的时候,我就知道他没戏。一个人已经18岁仍然在这样层次的演奏水平,并且从未受过音乐学院附小附中的专业训练,想要考音乐学院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而且,我总觉得他的音准和技巧有不少的问题,放在业余水平或许可以被接受,在专业考试则是完全不被允许的。

  我对小提琴懂得不多,所以也只是婉言说几句,劝他放弃考音乐学院的想法。他气得发脾气,痛斥我一顿,批评我不懂得“只要功夫深,铁柱可以磨成针”之类的道理。我回家后恼火的要命,我妈知道这个事情后也批评我一顿,让我出去跟别人说话不要那么冲。总之,这件事情闹得我有点里外不是人。

  你之所以不能成功,不是因为失败得太少

  这次突然之间他加我的微信,我们就简单聊了几句。我才知道他原来还在追逐成为小提琴家的梦想。他从大学里退学,找了一个老师专心学琴,每日除了练琴就是听唱片。多年来,他不仅考了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还包括西安,武汉,广州等地区的音乐学院。这些学校他一个都没有考上,每次都是在第一轮的时候就被刷下来。他没有放弃,呆在家里继续练琴,继续考学。今年,他已经快30岁了,仍然怀揣着一颗要考音乐学院的梦想。

  他并不沮丧,对于未来和梦想有着充沛的激情,一种令人感到感动又觉得有点点心酸的激情。他跟我说J·K·罗琳被无数次拒稿才得以出版《哈利·波特》,舒伯特的才华埋没多年才被他人挖掘,阿格里奇亦有艺术事业的空窗期… …他坚信,所有的失败都将成为成功的垫脚石,只要有足够多的失败,人自然能从中吸取经验,在某天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他给我发了很多最近练琴的录音。老实说,我听了他的演奏,并不感觉有什么长进。技术层面依然是勉强吃力,肌肉像是怎么样都没办法好好放松;对于音乐的理解,仍然是浅显的,或许他有许多想表达的东西,却由于技术与基能的限制,导致无法演奏出理想的效果。他的这种程度去琴行教入门的小孩子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对于音乐学院来说,还是有挺大差距的,而这个差距,可能是他无法用努力来填平的。

  我很尊重他对于音乐的热爱。他有一种狂热,许许多多念过音乐学院的孩子可能都缺乏这种狂热;这种狂热是好的,通往大师的道路是需要这份烈火般的激情。问题是,并不是所有拥有这份狂热的人都能成为大师或演奏家。对于成为职业的演奏家而言,童年时代充足的训练与引导是必须的,错过这个阶段,后面的路就会很难走。是的,我们听过什么18岁以后才好好练琴,最后成为演奏家的故事。它发生的概率真的太低了,低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他问我,到底还要失败多少次才能成功?面对这个问题,我是真的觉得还挺为难的。既不能告诉对方“你不可能”之类的,这种话大概很多人都讲过,不再需要多我一个;再说,我对他的所作所为还是有点敬佩的。如果说“再走走看,人生就会好起来”,我又觉得自己在撒谎。我问他有没有考虑把这些精力投入到其他的事情上,更快见效的事情上。

  “不行啊。我不能让这些俗事阻碍我成为小提琴大师。”他是这样回答我的。他告诉我,在这么多年的时间里,他每天都坚持练习8个小时以后,还狂做乐理和视唱练耳的题目。尽管迎接他的是一次又一次巨大的失败,他仍然不放弃,继续地坚持着自己的梦想。

  如果,把这份意志力放在其他事情上,可能早就获得成绩了吧?看着他这样拼命的样子,我开始产生了这样的想法。讲这样话连我都觉得自己非常浅薄。很多事情不能用结果来衡量的,过程本身就是生命的意义,但是,看着他这样奋力地样子还是觉得有点难过。

  人们经常觉得自己不能成功,是因为失败得太少。失败与成功当然是有关联性的,我做错题,经过分析,自然就知道怎么做是对的。我走路摔跤,下次就会留意这个坑。不过,一味地认为只要尝试得够多,失败得够多就能成功,显然不对的。许多人之所以在自己的领域里做出成就,不放弃是一个原因,自身的天赋与才能也是极其关键的。天赋和才能不是勤奋能够补上的,那种先天性的基能,卓越的想象力,敏锐的耳朵,这些天赋会伴随着良好的训练得到增强;但是,训练不可能把你从一个没有天赋的人变成有天赋的人,更加不可能让一个没有天赋的人变成优秀的演奏家,成为一个不错的业余爱好者就已经是极限了。从事自身起点太低太低的事情,就是有可能一直都做不出成果。

  适合不适合,前面的道路是怎么样,这些问题都是要考虑的。我们不可能把问题完全看明白,要求每个人在行动前就遇见所有的可能性,这样显然是非常不合理的。我们只能想办法在实践中认清楚道路,了解清楚自己做这件事情“到底合适不合适”。

  就是想要去从事自己不适合的事情,难道不可以吗?我并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妥。人生又不是一定要以成功为目的,若是这个过程对生命有意义,就已经是很棒的了。旁人看来不成功,自己却过得十分满足,这也比浑浑噩噩的上班族要强很多啊。知道自己不行,仍然想要做;知道对方不爱自己,仍然要去拼命地挽留,这种尴尬和痛苦所带来的戏剧化,本身就让能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多元,所以,我根本不反对人们去做“自己不适合”的事情。

  我所不认同的是,将失败和成功之间构成绝对因果关系。仿佛做某件事情不顺利,真的是因为失败得不够多一样。抱着这样的心情,很容易看不到真正的问题所在,从而错过其他的机会。无法成为小提琴家的音乐爱好者,看清楚自己不能成功不是因为不努力、失败得不够多,而是由于起点的限制;他有可能会换个专业,去念个音乐学,艺术史等专业,业余时间拉拉小提琴,最终亦能度过美好的音乐人生。无论怎么样都当不成作家的家伙,并不代表要放弃文学去当个理科生,相反,他可以去读比较文学,英美文学,做一些有趣的研究。

  承认自己做不到某件事情,并不意味着彻底放弃自己的梦想,而是可以稍微走到更宽泛的领域里,寻找到新的天地。如果苦苦地坚信“一直不能成功是失败的不够多”,反而有可能错过其他的机遇。这样的话,倒真的是挺可惜的呢。

主题推荐: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本文标题: 帮助你维持动力的十一个微行动
本文地址: http://www.lzdaxue.com/[Time时间,yyyyMM]/45484.html

成功励志

倾一生之力,注一世之情。
听一席之音,赏一瞬之魂。
读经典之篇章,励高远之宏志。
撰经世之子集,留百芳于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