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大学诚邀您的加盟
点击关闭
励志大学官方微信
点击关闭
最新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励志大学  励志文章  成功励志 > 番茄工作法,最适合年轻人的时间管理方法
01
26

番茄工作法,最适合年轻人的时间管理方法

  番茄工作法,最适合年轻人的时间管理方法

  文/从心开始

  我们再工作学习的时候,往往刚开始的一小时效率很高,但越到后来越不想工作,效率越来越低。如何提高自己的效率,让自己能更好的集中精力呢?这里推荐番茄工作法。番茄工作法是个简单易行的时间管理法,即工作25分钟让自己休息5分钟,在这五分钟时间喝喝茶,上上洗手间,让疲劳的大脑休息休息,然后再继续下一个番茄时间。如此循环,你会发现,这短短的5分钟,让自己的效率大大的提高了!

  让我们来看看具体的番茄工作法。

  原则

  1、一个番茄时间(25分钟)不可分割,不存在半个或一个半番茄时间。

  2、 一个番茄时间内如果做与任务无关的事情,则该番茄时间作废。

  3、永远不要在非工作时间内使用《番茄工作法》。(例如:用3个番茄时间陪儿子下的棋、用5个番茄时间钓鱼,等等。)

  4、不要拿自己的番茄数据与他人的番茄数据比较。

  5、番茄的数量不可能决定任务最终的成败。

  6、必须有一份适合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目的

  1、减轻时间焦虑

  2、提升集中力和注意力,减少中断

  3、增强决策意识

  4、唤醒激励和持久激励

  5、巩固达成目标的决心

  6、完善预估流程,精确地保质保量

  7、改进工作学习流程

  8、强化决断力,快刀斩乱麻

  做法

  1、每天开始的时候规划今天要完成的几项任务,将任务逐项写在列表里(或记在软件的清单里)

  2、设定你的番茄钟(定时器、软件、闹钟等),时间是25分钟。

  3、开始完成第一项任务,直到番茄钟响铃或提醒(25分钟到)。

  4、停止工作,并在列表里该项任务后画个X。

  5、休息3——5分钟,活动、喝水、方便等等。

  6、开始下一个番茄钟,继续该任务。一直循环下去,直到完成该任务,并在列表里将该任务划掉。

  7、每四个番茄钟后,休息25分钟。

  在某个番茄钟的过程里,如果突然想起要做什么事情——

  a.非得马上做不可的话,停止这个番茄钟并宣告它作废(哪怕还剩5分钟就结束了),去完成这件事情,之后再重新开始同一个番茄钟;

  b.不是必须马上去做的话,在列表里该项任务后面标记一个逗号(表示打扰),并将这件事记在另一个列表里(比如叫“计划外事件”),然后接着完成这个番茄钟。

  经验技巧

  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合理设置自己一个工作日内的番茄时间段,尽量将重要的工作放在头脑高效的时段,比如上午8:30——11:00,下午15:00到17:00等。不一定所有工作都要纳入番茄时间段里,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节奏。

  1、做好准备工作,明确各个番茄时间内对应的任务,最好将任务简单写到纸质便签/日记本中,便于实施画X,强化反馈。

  2、每4个番茄时段内的task的上下文差别不要太大,尽量减少task间的切换成本(进入某个task的工作状态是需要时间的)。

  3、在番茄时间段内task没完成咋办? 这个估计经常发生,似乎只好在下一个番茄时间段里继续做了。其他task顺延。必要情况下加班完成。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你加强task划分能力,尽量做好task完成时间的预估,不断提升精确估计能力。

  4、打扰是不可避免的。电话、邮件都可能打断你的工作。如果必要,可在你的番茄时间段中预留出一些处理打断的时间,比如25 5,预留5分钟。当然我们应该尽可能避免这种打扰,可用一些广为流传的技巧:比如在允许的范围内适当将mail接收的间隔延长;高挂“免战牌”,显式告知他人你已经“out of services”了;(www.lzdaxue.com)不启动即时通信工具,或设置即时通信工具的状态为外出或极其繁忙状态等等。

  评价

  关于番茄工作法,Mario Fusco这样说过:

  不值一提,我认为番茄工作法有很多缺陷。如果我正处在番茄时段当中,这时有客户从大洋彼岸打来电话,我该如何说?难道让我说,等一会儿再打,我正处于番茄时段当中呢?不是吧。

  如果有人过来和我说话,而我恰巧处于番茄时段当中,我个人的做法是暂时停下手头的工作与他交谈,因为如果不这样做我没法接受。我当前所做的事情还没有重要到能够拒绝和他人聊天的程度。

  番茄工作法对我的帮助在于能够让我在一个时间段内集中于一件事情上。如果没有时间约束,我可能会在各种事情上不断变换思路,我想同时学习很多东西,但实际上却收效甚微。

  全身心地投入,会是种什么样的感觉?

  文/Mo Seetubtim,译/夏小雨

  你知道那种“来电”的感觉吗?它可能发生在你找工作、交朋友、或是寻觅心爱之人的时候。

  很多时候我们试图在头脑中定义事情。我们把事情想象成我们希望的样子,按照我们希望的发展方向去做事情。有时我们的情绪因为发自内心的感情触动而失落。

  难得一次,你喜欢一件事情——如此喜欢——以至于你会试图想找到事情这样发生的规律,而再三质疑:它是怎么发生的?还会如此吗?

  1、你很确信

  在大多数情况下,怀疑或多或少都是有的。你很少对自己做的事没有怀疑,甚至一点儿都没有。

  当你发现你热爱某事的时候,你内心确信无疑。即便你的想法无时无刻的迅速变化着,你仍义无反顾的勇往直前。你不需要别人肯定你正在做的事——你就是知道这是对的。

  你很容易遵从内心的想法。实际上,对你而言这是自然而然的。你谈到你热爱的事的时候,眼睛会闪闪发光,一想到就会面带笑容。

  一旦你闲下来,你就想做这事。你感到从来没有的确信,自信和有把握。你自信满满,因为在你心里就没有“如果不是”的情况存在。

  2、做完全的自己,如此快乐

  生活中总有几件事我们不得不忍受——成为自己讨厌的样子,相处不睦的同事,不喜欢做的工作。

  但是当你热爱某事,就没有妥协的必要了。做此事的每时每刻你都无比享受,困难的工作也成为有趣的挑战。

  做热爱的事时,你因为做回完全的自我而感到非常的快乐,你感到满足。那是发自内心的快乐,而非外在的愉悦。你觉得就像找到了生活的目标,人生变得有意义,内心很是充实。

  3、注意力更集中

  集中注意力很难。我们更爱说“是”而不是“不”。但当你对某事来电,什么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你心无杂念地集中注意力于此,你全身心地热爱它。

  拒绝之前跃跃欲试的事情也会让你感到更快乐,因为你知道你已经找到你真正喜欢的事,不愿在注意别的事上浪费时间。

  当你早上睁开双眼的时候,关于你所爱之事的思维也随之觉醒。你毫不费力的便可进入其领域之中。连续几个小时阅读与之相关的内容也不觉得困难。因为你发现你真心喜欢它,集中注意力也变得更容易,理解力和感情变得同步。尽管路途坎坷,生活却变得如此实在。

  4、你期待每一天

  每天早上醒来要去工作,一遍一遍的按下闹铃总是让人不痛快——在屏幕前敲字,忍受闲谈的时候会给自己倒杯茶。当你发现你热爱某事的时候,毫无疑问地你期待睡个好觉,因为你想加快前进的步伐,而当你醒来的时候,令人激动的一天又开始了。

  你张开双臂,拥抱生活并且期待生活会带给你什么。你觉得你真不需要再换种方式生活了,这正是你想要的。

  甚至抗争也没有什么,你会找到完美的解决之道——因为你知道什么问题都不是问题,你热爱生活的每一天,所有的事情都在变好。

  5、你觉得有动力

  当你觉得对某事来电的时候,你自然就想变得更好。你一接触到它就发自内心的想成为更好的人,做更好的动作,达到更高的目标。你会很有动力,而且这种动力源源不断地从心里涌出。

  你开始用不一样的方式看待世界。你开始变得更有好奇心,发现更多的事物。你想学到更多,觉得从世界得到的还远远不够。

  这都是因为你已经发现自己所爱,所以你对这个满是灵感和美丽的世界敞开心扉。

  你的内心充满着希望,这给你带来了创造力。灵感是好东西。当你一直享有它的时候,生活也变得不一样。

  就像史蒂夫·乔布斯说的:

  你生活的大部分为工作占据,让你内心感到真正的满足的唯一方法就是做你觉得伟大的工作。而唯一做伟大工作的方法就是爱你的工作。如果你还没找到它,就继续找,不要停。跟随自己的心,你就会知道当你找到它。如同任何伟大的关系,随着岁月前行,它会变得越来越好。

  拖延:漂亮的计划,不漂亮的执行

  期末临近,欠下的债一股脑袭来。之前拖延所导致的种种恶果,滚雪球般循环放大。究其原因,无非是人走向社会化,或进入所谓精英教育体系之后,不会再给你任何犯错的机会。错了便只能加倍弥补。出来混,终究是要还的,而且是十倍偿还。一堂缺掉的课,或与人合作中一个环节的疏忽,所带来的知识缺乏或他人的不信任,需要多于十倍的努力来弥补——这是成长的代价。

  强调严重性,不是危言耸听,更不是畏首畏尾。而是通过强调,端正自己的态度,进而修正错误,并以后不再犯错误。先正因再正果,否则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如何处理行动中的拖延,是个问题。

  前一段时间读福利经济学的一本书,书中提到世界上百分之七十的穷人,明知某事有益而不愿为。从实证的结果来看,倘若穷人能有营养均衡的三餐,很快就能摆脱贫困陷阱。但事实是,越是穷,越爱垃圾食品。对此的解释,第一反应是穷人自身知识缺乏。但在世界银行的实验中,政府的宣传已铺天盖地,甚至出了很多基本的,易于烹调的食谱,但最终收效甚微。为什么?作者从心理学中寻求解释,引用了一个很有趣的心理学的概念——Time inconsistency,心理学我是门外汉,姑且译作“时间不一致”。

  所谓“时间不一致”?人在不同时间点,对行为的影响和感受预估不同。举个例子:我们经常做这样的计划——“今晚放松一下,明天学习一天”。相反,有拖延症的人很少能做到:“今天学习一天,明晚放松一下”。背后的原因就是时间不一致。

  原因在于,从现在的时点来看,人对今天学习一天,和明天学习一天的感觉不同。你想的是“明天我要在图书馆里坐一天”,而在预构这个场景的时候,你并不能准确估量这个事情给自己带来的痛苦,而当下开始带来的痛苦是真切的。现在告诉你一周之后你要拼命学,和现在开始拼命学,前者总会让我们觉得更容易达成。时间不一致越明显,自控能力越差,拖延症越强。

  这就是为什么对于自控能力差的人,做计划并不是一个有效的手段——计划和执行两个环节中间,隔着时间不一致。你能做出很漂亮的计划,但不能漂亮的执行计划。

  遗憾的是,这又是必须的。如果你观察通俗标准上的那些成功人士,他们的思想水平和角度可能千差万别,但计划与执行的能力是必备的。所谓计划与执行力,就是减弱自己的时间不一致。而所谓自控能力,就是精确掌握你将来会有的那种“操,明天就是Deadline”的感受,并把其移植到当下的能力。

  这时,反馈这个环节就需要引进了。计划——执行——反馈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自我管理流程。时间不一致隐藏在计划和执行的差别之中,反馈把它显示出来。当你量化计划和执行之间的误差的时候,你会发现时间不一致给自己的痛苦。那么,当你下次执行的时候,你就会把这个痛苦也考虑到其中,从而减弱不一致。

  不过,反馈绝不是想想“唉,又他妈没学习”,这不是反馈。反馈是量化。谁都能认识到自己没执行好计划。关键是有多少没执行好?完成了百分之几?剩下的百分之几导致了什么后果?在量化的背后需要包含反思。

  此外,还有一种解决办法:当自控能力不行的时候,少做宏观规划,少找人生目标。原因很简单,当你实践不足的时候,你连做决策所需的基本信息都没有,怎么会不动摇不困惑?动摇了困惑了,又怎么会有足够的动力?国内的大学生,百分之九十都会经过一段“思想上的巨吊,行动上的矬逼”时期,是因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后,前面道路分岔,后面敌兵消失,驱动力变弱,思考增强,再恶性循环。

  初步想法定了,行动就一定要跟上。很多事情现在想清楚,是为了以后不让自己再去想。连一个项目都没从头到尾一环不落地执行过的人,怎能空想出感受,进而告诉自己不喜欢这个行业,那个行业?鬼佬常叨咕的Leadership,其根基就在于执行力。自己有了好的执行力,才有所谓协商,合作,领导和创新。(www.lzdaxue.com)好的团队合作,并非意味着每个人的最优化,而是以每个人为核心的团队整体实现最优化。但你要是自己优化自己都达不到,就会连参与合作的资格都没有。知道自己如何最好的行动之后,再考虑如何协商,如何让步,如何驱使他人更好的行动,才构成合作,才算真正进入社会。

  在这之前,如何把自己手头的任务完成的最好,关注眼前的任务并做到极致,才是最重要的问题。剩下的知识体系如何形成,要有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并非不重要,而是有前提。

  絮絮叨叨这许多,当是给我们接下来苦逼的一周打气。专注于眼前的事情,行动上的量化反馈,把思想落实在文字上,实在重要。所谓淡定,无非是进入社会之后,便不再有试错的机会,先学会自己谅解自己,便是第一步。

主题推荐: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本文标题: 番茄工作法,最适合年轻人的时间管理方法
本文地址: http://www.lzdaxue.com/chenggonglizhi/43142.html

成功励志

倾一生之力,注一世之情。
听一席之音,赏一瞬之魂。
读经典之篇章,励高远之宏志。
撰经世之子集,留百芳于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