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大学诚邀您的加盟
点击关闭
励志大学官方微信
点击关闭
最新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励志大学  励志文章  成功励志 > 中国商界铁娘子董明珠的人生转折点——丈夫的去世
12
11

中国商界铁娘子董明珠的人生转折点——丈夫的去世

  中国商界铁娘子董明珠的人生转折点——丈夫的去世

  1954年,董明珠出生于南京一个普通家庭,兄弟姊妹七人,她最小。(从不认错的董明珠)儿时的董明珠性格腼腆温顺,总是微笑着听别人说话,几乎别人说什么她都同意,“好啊”、“可以”、“没问题”是她的口头禅。因为担心在火车上吃东西难看,她最初在格力出差时,甚至在火车上饿了一整天。她很爱美,极为注重个人形象,这一点从她几乎不重样的衣服打扮中大约可以看出来。(励志人物

  在董明珠看来,这辈子最大的转折点,是丈夫的去世。“如果不是这件事,我不会走现在这条路。如果他在,也不会同意我来珠海。”1984年,家庭生活出现了意外,丈夫因病去世,此时儿子才两岁,家庭行将倾覆。要强的她坚强面对,(www.lzdaxue.com)对生活依然充满着憧憬和希望,想出去闯一闯。

  1990年,36岁的她毅然辞掉南京的工作,南下广东打工,儿子东东8岁,留在奶奶身边照看。刚开始在深圳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来到珠海替一个朋友办事,感到珠海环境比深圳开阔、宁静,决定留在珠海找工作。应聘到当时名为海利空调器厂的格力电器,成了一名基层业务员。一开始不知营销为何物,凭借坚毅和"难缠",连续40天追讨前任留下的42万元债款,成为营销界茶余饭后的经典故事。

  2013年,董明珠独挑大梁,身兼格力董事长、格力电器董事长及总裁三职于一身,格力正式开启了权力高度集中的“董明珠时代”。

  然而,在她接过朱江洪权杖的那一刻,不是没有质疑。例如,她能否超越她的前任,带领格力开辟一个崭新的时代?作为一个神奇销售员起步的董明珠最终会将这家“中国最优秀的上市公司”带向何方?

  她在格力的第一个岗位是销售人员,被安排负责安徽市场。到合肥的第一件事,是向当地一家拖欠了42万货款的经销商追债。

  关于她追讨这笔债务的过程,曾经被很多媒体详细描述过:

  董明珠锲而不舍天天去找那位经销商,经销商爱理不理的样子。直到下班时,董明珠站起身,一个人回到旅馆。再后来,那位经销商干脆避而不见,这更激起了董明珠的犟脾气,天天去“堵”,终于有一天把他堵在办公室大叫:“你要么还钱,要么退货。否则从现在开始,你走到哪里我跟到哪里!”

  经过40天的斗智斗勇,饱尝冷落、戏弄和欺骗后,董明珠终于追回了货物。从此,她立下决心采用“先款后货”的策略。然而,那时的格力在空调界默默无名,“先款后货”几乎不可能。在一次次碰钉子之后,安徽淮南一家电器商店的经理终于被董明珠的真诚所打动,答应进20万元的货试试看。董明珠终于拿到了20万元的支票。

  再后来,格力在淮南的市场被打开了。在芜湖、铜陵、合肥、安庆,董明珠都打开了局面。仅仅1992年,董明珠在安徽的销售额就突破1600万元,她一个人的销售量占整个公司的1/8。

  1994年底,在格力电器最困难的时候,董明珠接过了经营部长一职,经历了很多改革。一年之后,销售收入增长了7倍,达到28亿。

  在格力的这些年,董明珠没有休过年假,直到现在才可以过个礼拜天。最大的愉快,是看格力的销售数据增长。她喜欢以这些数据来说明这个企业在成长:1994年底,她接手格力电器时,实际年销售才4个亿左右,但至2012年,格力已经实现1000亿的销售,在世界上连续8年销量排在第一。

  而她也已被称作家电业的“拼命三郎”、“中国的阿信”。她从底层的业务员做起,一步一步走到总裁、董事长的位置上,数次入选美国《财富》杂志“全球50名最有影响力的商界女强人”,成就了一个被寄予厚望的民族品牌。在中国复杂的商业环境里,在国有体制内,她依然能坚持原则和个性,有棱有角。

  在董明珠看来,“一个好的领导者,必须具有强势的责任感。我想的第一件事就是不被乌纱帽左右,如果你认为我做得太过分了,把我免掉了也不足为奇。但如果给我做,我一定要坚持原则。”

  偶尔,她也会“检讨”自己,说“可能我的原则性太强了。”然而,她还是始终坚持,“管理就是铁的,刚性的,制度是不可随意改变的。”

  有人说,这与朱江洪的宽容和大度密不可分。

LOCAL201312201405000090250007339.jpg

更多人物信息请关注:董明珠专题

主题推荐: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本文标题: 中国商界铁娘子董明珠的人生转折点——丈夫的去世
本文地址: http://www.lzdaxue.com/chenggonglizhi/40500.html

成功励志

倾一生之力,注一世之情。
听一席之音,赏一瞬之魂。
读经典之篇章,励高远之宏志。
撰经世之子集,留百芳于后世。